1. 词语解释
柔嫩:软而嫩。
逼近:逼,靠。接近,靠近。
澎湃:形容波涛互相撞击的样子。
黏稠:像胶水那样又黏又浓的样子。
拂拭:掸掉或擦去。
推测:根据已经知道的来想象不知道的事。
生机:生存的机会,生命力。
约摸:摸,读轻声“mo”。大概,估计。
前俯后仰:形容身体前后晃动。俯,脸向下;仰,脸向上。
松脂:松树干上渗出的胶状液体,主要由松香和松节油组成。
2\本课是一篇说明文。主要写的是根据一块包裹着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的奇异的琥珀,推测出琥珀是怎样形成,怎样发现的,以及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。但是与一般说明文不同的是,作者以讲故事的形式,按事情的发展过程组织材料,使文章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。
课文共分三部分。
第一部分(第1—12自然段)写这块奇异的琥珀是怎样形成的。
第一层(第1自然段)先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“约摸算来,总有一万年了”。实际上交代了琥珀的形成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。
第二层(第2—10自然段)写包裹着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的松脂球是怎样形成的。
在这层意思中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。有大海,“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”;夏天“太阳暖暖地照着”;有长着高大松树的树林,老松树“渗出厚厚的松脂”。还交代了这个故事发生的特殊情况:有一只绿翅膀、红眼睛的小苍蝇和一只八只脚的蜘蛛。小苍蝇怡然自得,专注地打扮自己、欣赏自己的美丽;蜘蛛一心一意地想把苍蝇当做一顿美餐。——于是,“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”,松脂滴下来,把两只小虫“重重包裹在里面”。
最后,交代了时间“几十年,几百年,几千年”,这个松脂球挂在老松树上。
第三层(第11、12自然段)写松脂球变成化石。
“陆地渐渐沉下去,海水渐渐漫上来”——地壳发生了变化;松脂球“淹没在泥沙下面”——埋在地底下;“又是几千年过去了”——经过漫长的时间。在这样的条件下,松脂球变成了化石。
至此,作者完整地讲述了这个故事,也完整地给人们讲清楚了琥珀形成的有关知识:1.琥珀是古代松柏树树脂的化石;2.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、遗物或遗迹,埋藏在地下,经过漫长的时间变成跟石头一样的东西。
第二部分(第13—17自然段)写这块琥珀被发现。
渔民对儿子说:“有两个小东西关在里面呢,一个苍蝇,一个蜘蛛。这是很少见的。”为什么这么说呢?苍蝇、蜘蛛本是一对天敌,它们同时被关在一起,这种几率太小了,这正是这块琥珀的奇异之处。
第三部分(第18自然段)写这块琥珀的样子和价值。
琥珀的样子:
透明——可以看到两个小东西身上的每一根毫毛,和它们腿的四周好几圈黑色的圆环。
两个小东西完整无缺——“好好地躺着”,每一根毫毛都没有损坏。
琥珀的价值:
“可以推测”——使我们了解到前面那生动的故事是根据什么推测出来的;
“可以知道”——这块琥珀对研究远古时代生物演化的意义。
评论